长城人寿许昌中支发布【风险提示】 提高警惕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

更新日期:2025/06/26    作者:许昌市保险行业协会    来源: 长城人寿     查看:

近日,公司柜面接待了一位年过花甲的张姓女士,为其办理保全业务中,了解到该客户近期曾接听到一位自称“售后服务人员”的电话,声称客户有一张保单到期需要领钱,诱导客户下载手机软件,欲窃取客户的银行账户信息,最终被客户家人识破未得逞。近年来,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,手段不断翻新,不法分子利用高额回报、快速获利等噱头,吸引公众参与非法集资、网络诈骗、金融传销等活动,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。为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,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,长城人寿许昌中支提示如下:

【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】

1、非法集资:不法分子伪造资质,假冒政府支持项目或知名企业背景,以投资项目为幌子,通过“高额回报”“保本保收益”等虚假承诺为诱饵,诱导公众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活动。

2、网络金融诈骗: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金融网站、假冒银行工作人员、实施虚假贷款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,利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、编造骗局。 其中,新型的AI语音转发诈骗,骗子盗取微信号后,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(插件),实现语音转发,向其好友“借钱”,从而骗取钱款;AI程序筛选受害人是利用AI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,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,短时间内生成定制化的诈骗脚本,实施精准诈骗。

3、金融传销:以虚假的理财产品或金融投资计划为包装,诱骗参与者缴纳费用加入并发展更多下线,形成资金链条。

4、非法外汇交易与虚拟货币骗局:未经许可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或虚拟货币买卖,吸引投资者参与“高杠杆交易”,这些平台多存在操作不透明、资金无法追回等问题。

另外,随着经济下行,骗子利用人们急需资金的心理,实施虚假贷款类诈骗,诈骗分子通过网站、电话、短信、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“低息贷款”“快速到账”等信息,诱骗受害人前往咨询。之后冒充银行、金融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,谎称可以“无抵押”“免征信”“快速放贷”,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,再以收取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“代办费”等为由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。

【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建议】

谨记一条核心原则:对承诺高额回报、无风险收益的投资项目要保持高度怀疑,切勿被短期利益冲昏头脑。

【温馨提示】

1、要理性,不要侥幸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高利保本是陷阱”。不要被赌博心态和侥幸心理蒙蔽双眼。收益丰厚、条件诱人、机会难得、名额有限都可能是忽悠,一定要警惕、警惕、再警惕。

2、要冷静,不要轻信:对于亲朋好友等熟人的“热心”推荐,不要碍于情面,要有自己的冷静判断。

3、要清醒,不要迷信:对于不法分子包装的实力雄厚的股东“背景”,邀请明星代言、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、进行社会捐赠等宣传手段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
请广大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警惕高额回报“诱饵”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。让我们共同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,维护良好金融秩序,守护好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